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据《民生周刊》报道,我国有1.2亿农村老年人,他们面临着诸多养老难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人口发展与城市战略教研室主任闫萍指出,农村养老存在“高差异”、“中度老龄化”和服务能力“低”的问题。她建议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社会保障以及加大财政支持和人才培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强调了提高农村老人基础养老金的重要性,并探索以地养老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和生活便利。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主任郑志刚指出,《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具有重大创新内容和定量指标,并提出多部门协同推动的特点。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彩虹村庄养老院负责人戎雪娴则建议加强中医保健培训推广,因地制宜种植药食同源农作物,以提高农村老人的健康水平。这一建议有助于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晚年过上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总之,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经济振兴、社会保障完善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措施,逐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农村老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