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南京市医疗保障局联合民政局及财政局发布了《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旨在提高对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中失能等级评估的管理效率,同时优化相关工作流程,确保服务质量。
自2016年起,国家推出长护险试点项目,南京等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积极参与其中。据悉,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南京至今已为81,000名失能人员提供了长护险服务,目前约有29,000人正在接受服务。服务对象年龄跨度极大,上至105岁老人,下至3岁幼儿。长护险的实行不仅显著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也获得了社会的正面评价。
长护险制度的推行在南京激发了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热情,催生了照护服务机构和医养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不仅促进了就业市场的拓展,也增加了就业机会。评估和照护服务机构数量从154家增至751家,服务受益人数也由6,189人升至9,206人。
此外,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引导部分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转型提供照护服务,以此深化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具体措施包括将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评估机构,以及指定26家护理院和康复医院为定点照护机构。这些举措增加了照护服务资源,优化了医疗和养老资源配置,并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