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是心脑血管的劲敌。据统计,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在夏季,心脑血管患者稍不注意,只要一个行为或者动作,就可以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有颈动脉斑块者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勿做颈部的按摩,以免斑块脱落,引发意外。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
心脏的房颤也是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之一。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形成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诱发猝死。对于房颤,最佳治疗用药为华法林,而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用药请遵医嘱)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反倒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严格监测血糖对于预防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室内外温差变化太大,会使身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节,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会直接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卒中。
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一些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病。再加上很多老年习惯夏季早起晨练。而根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
饮食清淡血液黏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家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温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更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反复出现牙痛、牙周疾病;年轻男性出现脱发;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病发作。
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患者及其家属应高度重视上述七点建议,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此外,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